- 相關推薦
詳細的par面面試經驗及總結
四大par面,即Partner面試,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面試流程中的壓軸環節。這一環節不僅是對你專業技能的考驗,更是對你綜合素質的全面評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詳細的par面面試經驗及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詳細的par面面試經驗及總結
10月27日 KP par面 10月31日拿到口頭offer
因為之前實習過 所以經過審核就直接進了p面
之前都聽同學說這個par微tough 聽多了 明明還有其他par 但自己在準備的時候 腦海中的對手一直就定位成該par了 所以在見到他的時候 并沒有緊張 反倒是希望他如我想象中那樣tough一點……亭挨打的……
好 言歸正傳
在門口等了半個小時左右 旁邊坐一個姐姐一直問我 怎么不緊張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真沒感覺……
被叫進去后 par居然走到辦公室門口熱情的握手 讓我受寵若驚 不過更加放松了
先來 是 Pls introduce urself in English~~然后我就說了一個大約兩分鐘的自我介紹 前半部分是介紹我實習做得事 后半部分從三點來烘托我的團隊精神
一是 考慮周到喜歡幫助別人
二是 自律
三是 passion, can find interesting point in audit
然后他開始提問 1.介紹下你的職業規劃 2.你說能從boring work中找到interesting point 具體舉例
回答完后 就讓我問他問題
我問的 在你成為p的這么多年里 有沒有什么因素阻礙你 讓你想要放棄
他開始從九幾年介紹他的整個工作經歷 然后說阻礙因素就是把內資所和外資所在心里的各種對比產生的不悅的心情
我又問 那都總說為什么離開四大 你能說說留下的原因么
他回答后 不知道怎么又扯到人生價值上去了 然后又聊了很久人生價值~~~
最后我們的聊天結束于我對信任關系的闡釋上……
其實整個過程還是比較輕松愉快的
我的感受是 在應聘者進入par的辦公室之前 他其實早就已經知道這個人要還是不要了
只是在見見你 和你隨便聊聊 確認一下自己的選擇
所以 這樣看來 更重要的是M面 所以 還在準備M面的親們 提醒大家 很重要的 一個是英語 一個是對工作的熱愛 這兩個一定要保住!
祝大家成功!
Par面面試流程
簡歷相關:準備一份簡潔明了的簡歷,突出你的專業技能和實習經驗。
三大為什么(3Why):準備好回答為什么選擇四大、為什么選擇這個職位、為什么離開上一家公司。
高頻經典問題:提前準備一些常見問題的答案,如自我介紹、項目經驗等。
四大par面必問的三大為什么
為什么選擇四大?
為什么選擇這個職位?
為什么離開上一家公司?
什么是Par面&主要考察什么
par面,即合伙人面試,又稱終面,是所有面試的最后一輪。一般來說,大三寒假在事務所實習的同學會在五到六月進行合伙人面試;提前批和秋招的同學在經歷過網申、筆試、群面、經理面之后,合伙人面試是最終考核,決定了你是否能被公司錄用為正式員工。
縱觀整個申請流程,網申篩選了學歷、成績等基本條件,筆試考察了邏輯能力,英語能力和分析能力,無領導小組面試考察了團隊工作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經理面深度考察了專業能力。
走到par面這一步就意味著你的硬件能力都符合了招聘的要求,那么par面是做什么呢?
par面更像是面試者和par在聊天,作為事務所的老板,par們主要關心的是一些深層次的特質,包括motivation(動機)是否堅定,對工作的熱情,抗壓能力和精神狀態,對職業、公司和行業的理解以及思考等等。
Par面的基本流程
通常hr部門會提前一到兩周發送面試通知。時間地點等細節一定要記清楚,很多所都不會另外發通知郵件。
在面試的當天,先給HR審核簡歷和相關材料,然后由秘書帶去par的辦公室。如果是寒假實習生,par會提前看到你的實習考核表(assessmentform)和你申請實習時上交的簡歷。如果是校園招聘的同學,par也會提前拿到你的簡歷。
面試一般會進行15-30min,你會被要求先做一個1-3分鐘的自我介紹,接下來par會根據你的簡歷或者實習經歷提問,最后你會被要求問par一個問題。如果運氣好還會獲得一次par親自送你下樓的待遇。
面試的基本原則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par面的兩個基本原則:
1.Be yourself! Beyourself! Be yourself!
par們在鑒證行業至少浸淫了十年以上,加上事務所高強度的工作特質和經驗積累的迅速程度,他們面對一個應屆生是可以“一眼望到底”的,你的小伎倆小心機都被一眼看穿。這時候你能夠做的就是Be yourself!
par面遇到壓力面的概率很小,大多數情況下的面試氛圍都是在輕松的聊天當中進行的。因為在你最沒有防備的時候,才能暴露最真實的樣子。
Be yourself并不是放飛自我,而是仔細地梳理自己的特質,在一定程度上的修飾之后呈獻給對方。比如我自己是偏好冷靜、理性和邏輯性的,那我就主要展現這些特質,面試總體風格呈現出“拘謹又不失禮貌”,回答問題會分層分點,盡量使用準確或者專業術語來輸出觀點。有的人的風格是比較歡快、幽默的,那么可以強調你的溝通能力和跨部門協調能力來突出你的優勢。
當然,如果你遇到了壓力面,那么你需要做的就只是頂住壓力,不卑不亢。在高強度的追問下,你不得不進行快速地思考并說服對方,搜腸刮肚輸出你所有的觀點,這會激發極大的潛能。
2.“二八原則”控制面試節奏
所謂“二八原則”,就是在面試過程中你陳述的部分占到80%,面試官說話占到20%,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回答問題的框架主要還是STAR原則(傳送門),這里就不詳述了。
一個小技巧是,回答一個問題的時候主動留下一些沒有完全說明白的點,給對方提問的空間。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占據主動權,把握面試的走向在你熟悉的范圍內。
如果你有自己的專長和興趣愛好,可以在簡歷上寫出來,然后不經意地引導par走進你的世界。
基本的邏輯性加上一點點的發散思維,是完美的狀態。
par面會問什么&如何準備
了解了基本原則之后,我們來看看par面具體會問一些什么樣的問題吧。
1.經典3W問題,Why audit/advisory/tax?Why big 4?Why me?
3W是重中之重,是合伙人了解你的motivation和個人特質最直接的方式。
基本上是必考題,會變著各種方式出。準備這個問題,不僅要準備自己的各種優勢和行業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你真的說服好你自己了嗎?
說服你自己。這也是我給出的第一個建議。
par的氣場之強,讓人很難隱藏你自己,除非你是真心的。說服我自己的時候,我不僅分析了審計職業的優勢以及適合我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看了大概一天的各種吐槽貼。(有興趣可以在知乎找到很多。)就像淘寶買東西,只看差評,所謂的差評你都可以接受的時候,那這商品你也可以下單了。
因為我做了足夠的心理準備,我很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我為什么決定做審計,我相信如果你足夠堅定,par也會感受到你的堅定。
研讀一些行業資深從業者的見解,能夠事半功倍。
我在par面之前幾乎刷完了知乎上所有和審計相關的問題回答。同時參考了《審計一家言》(出版書名:讓數字說話:審計,就是這么簡單)當中前三章關于審計的基本闡述和邏輯的說明,以及后面具體分科目的章節中,在實習期內接觸到的科目和審計工作。
僅僅從一個忙季是不能夠對審計的主題框架把握地很準確的。由于項目的分工往往是非常明確的,大多數實習生都在做很基礎性的工作,甚至工作一兩年的同事也只是負責自己手上的一些科目,至少要到IC甚至經理級別才能有一個較為全面和抓大放小的意識。研讀資深從業者的經驗,吸收它們的真知灼見,其作用遠遠不只用于應對面試。
從一個特別的角度出發,把你和這份工作聯系在一起。
僅僅嘴上說愛是不夠的,重要的還是適合。我建議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份工作最讓你感到舒適的地方,或者說“小確信”是哪里。是做平了報表很爽,還是你有很好地數字敏感性,或者是你很喜歡玩轉excel,也可能是它滿足了你對不同行業的探索欲。
我在面試的時候是結合性格特質來說的,我的性格是風險偏好程度比較低的。在之前做過的性格測試循規型分值很高,在MBTI人格測試中屬于INTJ型人格,偏向于理性,批判和懷疑。從性格特質和風險偏好這一點上是非常合適的。
2.專業知識
在了解完你的求職動機之后,一般會簡單地詢問一些專業問題。
本專業的同學可能會被詢問地比較細致。尤其是審計、會計相關專業,比如如何理解審計,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關系,審計流程如何確保合理性等等。
最好在面試之前再看一遍會計和審計教材,一些基本的知識千萬不能出錯。比如審計意見有幾種分別是什么這種common sense肯定要非常準確。
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盡可能地說得細致全面,當然如果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圍也不要亂說,真誠地表示抱歉并表達自己會繼續學習,然后虛心地和面試官請教。
非財會相關專業的同學,首先要表明自己已經開始系統地學習財會知識,同時也要突出自己本專業的優勢。
經濟/金融專業的同學可以強調自己的金融專業知識(一定要是很擅長的領域)和宏觀分析能力。市場/營銷/工商專業的同學可以突出自己的business sense和outgoing的性格特質。理工科的同學可以強調自己的具體某個行業復合背景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四大,非商科專業的比例大約是40%,非財會專業的比例當然更高。由于公司的培訓體制非常地完善,所以專業知識不是他們最為看中的。重點在于你自己認為從本專業當中獲得了什么樣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強調“我入職以后可以學”這樣缺乏說服力的觀點。
3.針對實習經歷/年審經歷的細節提問
這一部分是提問的重點,也是占據最多時間的版塊。
如果你有事務所審計相關經驗,或是企業財務相關的經驗,合伙人通常對這部分會非常感興趣。實習的方方面面都會被360°無死角地詢問到。
我在面試中被問了在年審項目組做了什么工作,具體每一部分是如何完成的,工作節奏是什么樣的,有沒有和客戶溝通的經驗,對項目組加班的看法。這一連串的問題把我年審兩個月做的那些事情用放大鏡看了個遍。
我建議大家翻出自己實習時候用的工作日志,看著一條一條的to do list回憶當時做了什么事情,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或者進展,或是遇到了什么困難,是如何克服的。
一般來說,實習生的工作主要可以被分為兩個板塊,一塊是你負責的核心任務(key work),另一塊是team 的支持性工作(supporting work,俗稱打雜)。你可以根據這兩部分的比例來描述自己的實習內容。核心任務體現了你的獨立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性工作則是體現了你的靈活性和團隊協作力。大家可以依照這個邏輯歸集一下自己實習的工作內容。
這一部分一定要確保真實,雖然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修飾,但是一定不能無中生有。比如你可以觀察其他實習生的工作,獲得他們的間接經驗并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但是面試官問題的設置幾乎沒有夸大的空間,往往是需要你前后相互驗證的。
4.反問環節
面試的最后par會要求你問他一個問題。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par不僅僅是你的面試官,更是這個行業的精英和高級決策者,有什么思考/疑惑和職業發展的問題都可以問,par們非常樂意看到積極向上充滿熱情的小朋友
有幾個切忌不要說出口的問題:
1.工資待遇/是否加班請去問hr和項目經理
2.work life balance 這個問題已經被問爛了,一聽就是沒有認真準備的人才會問這個
具體提問的內容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思考:
1.行業的實時變動和未來的走向(需要關注時事并思考)
2.想要成為中高層或是行業精英需要修煉哪些特質(比如問par的一天的如何度過的,升M升par要在哪些地方優于別人)
3.對具體的業務線,在一定了解程度上進行提問(前提是要知道par是擅長哪個方面的)
在這個環節,par對你的問題回答的時間越長,說明你的問題提得越好。
我在面試中提的問題是:在大數據、共享中心以及區塊鏈技術高速發展的環境背景下,會對于審計行業和我們具體做的工作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par很認真地回答了我好久,大約有十分鐘。全程她對行業的解讀,對前沿發展的洞見真的非常驚艷,感覺par和我說話的時候整個人都閃耀著光芒,我只能點頭如搗蒜。
5.面試語言
我建議大家最好中英文都準備一下,因為遇到英文面試的概率還是不小的。我在上海所遇到的是local par,面試語言是中文。有認識的小伙伴遇到了德國par,廣州所和深圳所的港par比較多,據說北京所的港par比例也很大,這些面試語言都是英文。也可能即使面試遇到local par,但是他/她有說英文的習慣和愛好,面試語言仍然是英文。
實際工作當中對英語(特別是口語)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但是采取英文面試主要是考察你的用心程度,這體現了你對這份工作/這次面試的看重程度。當然啦,如果自我介紹是流利的,但是后面提問環節的英語卡的太厲害,和par 爭取一下能不能用中文繼續進行面試,一般par也不會過于為難你(前提是par聽得懂普通話)。也有因為英語太好就一直和par英文對談半小時的同學,這樣就是一個很有利的加分項了
細節
最后,注意細節。
在四大工作了很久的par都是火眼金睛,這群一眼就能分辨中英文逗號有沒有打錯的人們,在商務禮儀上也是非常嚴格的
1.關于衣著:一定要嚴格遵循dress code正裝出席。男生打領帶黑皮鞋,女生穿高跟鞋絲襪化淡妝。出門前記得把鞋子擦亮,一定不要在細節上犯太明顯的錯誤。
2.面試時間:盡量提前半小時左右到,如果有事遲到盡量提前一小時通知hr,會重新安排批次并提前面已經到場的同學。這也是建議大家提前的原因。提前到場后,在現場做緩沖調節,梳理準備,也可以找機會詢問你前面的面試者,par的性格&風格等等大概有個心理準備。
3.資料準備:簡歷彩打,證書建議原件和復印件都要帶,par也會隨手翻一翻的。
4.保持禮貌:避免顯得冒失和魯莽。在秘書帶你去par的辦公室面試之后,一定要等到par完全準備好(對上一個面試者評價完全結束并準備進行下一位面試)再進去。不然直接進去容易給par留下不好的印象。
【詳細的par面面試經驗及總結】相關文章:
M面、PAR面的面試經驗分享09-22
PwC par面 面試05-26
KPMG Par面及M面 面試面經09-29
我的KPMG面試PAR面07-09
Par 面 面試 of Jay Feng08-20
M面和Par面面試的過程和經驗分享08-16
KPMG Par面試的面經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