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塊錢闖深圳的創業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50塊錢闖深圳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是社會科學術語,指通過敘述創業者真實經歷傳遞創業技巧、經驗與創新思路的知識載體,其核心價值在于為創業者提供可參考的方法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50塊錢闖深圳創業故事,歡迎閱讀。
50塊錢闖深圳創業故事
深圳市寶安區松崗鎮對于阮詩樹來說是一個具有非常意義的地方,他的七家工廠就坐落在這個地方,這七家工廠是阮詩樹在深圳打拼了二十幾年,幾經沉浮之后一手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1992年,50塊錢,只身一人,阮詩樹來到深圳,干過推銷員、干過小買賣、到最后的自己創業,一次次創業又一次次失敗……
1992年11月8日,伴隨著長途客車司機的一聲吆喝,“到了,到了!深圳到了!”還沒睡醒的阮詩樹迷迷糊糊的踏上了深圳的土地,當時的他25歲,背負著96000的家債。而當時他所下車的地方,只有七零八落的一些低矮的廠房,完全沒有一點南方繁華大都市的樣子。
阮詩樹覺得很奇怪,向周圍人一打聽才發現,原來是被司機坑了,這里距離深圳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而這里就是日后阮詩樹的發展地松崗小鎮。此時的阮詩樹身上僅剩下了50元錢,在想前往深圳市已經不現實了,無奈之下的阮詩樹只好就地找工作,進了一家紙箱廠當起了推銷員,薪水的每天7元加提成。
某天,阮詩樹打聽到一家窗簾廠需要20萬個紙箱,馬上闖了進去,發現里面已經擠滿了各個紙箱廠的推銷員,阮詩樹不愿放棄,輪到他報價時,報了說:“一塊八一個”。窗簾廠老板聽到后,板著臉問:“一塊八一個?你們也太黑了吧?你說實話,一個紙箱你們要賺多少錢?”阮詩樹回答說:“我在廠里了解到,賺25%。”
他的誠實回答得到了那個老板的好感,這筆訂單最終落到了阮詩樹的手中。此后,他騎著紙箱廠老板配的摩托車,8個半月跑了差不多10萬公里,硬是把一輛新摩托車跑散了架,把方圓幾百里需要紙箱的大小工廠跑得爛熟。出眾的推銷業績,使他的月薪達到了1.5萬元。
這樣辛苦堅持了兩年,1994年底的一天,阮詩樹跑到了紙箱廠的七樓樓頂,沖著家鄉的方向放聲大喊,也沖著在天上看著自己的母親大喊:“媽媽,我們家的96000元外債全部還清啦!”喊完之后蹲在地上嚎啕大哭。這些債,是為了給得癌癥的母親治病欠下的,母親在臨終前曾拉著阮詩樹的手囑托說:“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債還了。”
本來的阮詩樹是在一家縣醫院上班,月薪為101元,正式因為這筆外債,讓阮詩樹決心走出農村,放棄所謂的鐵飯碗,揮別年邁的老父親和新婚的妻子,踏上了前往深圳的汽車。
1995年,還完外債的阮詩樹,靠著積攢下來的一些錢開始嘗試自己做小買賣,卻不想原本推銷時那么成功的自己跌在了這里,虧了10多萬。不甘失敗的阮詩樹第二年又從家鄉信用社貸了7萬元的款,在松崗創辦了一家小型泡沫制品廠,由于經營得宜,賺了300萬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愛我時品牌腕表,加盟微營銷團隊建議加微信。
1997年,阮詩樹又和一個香港人合作,在松崗又開辦了一家樹脂加工廠,卻沒料到,第二年就遭遇手下人突然“反水”,致使自己將所有錢都虧了進去。阮詩樹就這樣一次次起步創業,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爬起來。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推銷員最終終于成為了一個企業家,底下坐擁了7家工廠。
再回到湖北老家,已是離家多年后,作為湖北省委統戰部“回歸工程”的第一位響應者,阮詩樹在通山投資6000萬元創辦了歐羅文實業有限公司,利用當地天然石材加工工藝品,出口海外。
如今,在咸寧,上至官員下至普通老百姓都聽說過這位擁有過億資產的大老板,并且為家鄉建設投資了很多錢。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當年他背負著如山的外債只身闖深圳時,口袋里只有50元……
阮詩樹回憶起自己從打工仔成長為大老板的過程,坦言道,這其中最重要的不是錢,而且誠信、勤奮和執著。而對于現在很多年輕人以及自己的員工會因為一點點小挫折就容易鉆牛角尖,阮詩樹也表示可以理解。如果在家鄉上班,遇到不高興,回去可以跟家人講,甚至可以不干了,家里無非多雙筷子碗嘛。出門就不一樣了,得忍著氣、咬著牙、埋著頭做事。
解析
阮詩樹從背負 96000 元家債、懷揣 50 元只身闖深圳的打工仔,成長為坐擁七家工廠的企業家,其創業歷程充滿艱辛與傳奇,而他成功的關鍵在于誠信、勤奮和執著。
誠信是阮詩樹創業之路的基石。在推銷紙箱時,面對窗簾廠老板的質問,他如實告知一個紙箱賺 25%,這種誠實的回答贏得了老板的好感,從而獲得了訂單。在商業活動中,誠信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它能為企業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口碑。阮詩樹深知這一點,在后續的創業過程中,他也始終堅守誠信原則,這為他積累了良好的商業信譽,使得他的生意得以順利開展。如果他在推銷時虛報利潤,或許能獲得一時的利益,但絕不可能贏得長期的合作和客戶的認可。
勤奮是阮詩樹實現夢想的階梯。在紙箱廠當推銷員時,他騎著老板配的摩托車,8 個半月跑了差不多 10 萬公里,把方圓幾百里需要紙箱的大小工廠跑得爛熟。正是這種勤奮努力,讓他的推銷業績出眾,月薪達到了 1.5 萬元。創業并非一帆風順,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阮詩樹沒有因為辛苦而退縮,而是憑借著勤奮,不斷開拓市場,積累資金。他的勤奮不僅體現在身體上的勞累,更體現在對工作的專注和投入上。正是這種勤奮精神,讓他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
執著是阮詩樹戰勝困難的法寶。他多次創業,多次失敗,但始終沒有放棄。做小買賣虧了 10 多萬,他沒有氣餒;開辦樹脂加工廠遭遇手下人“反水”,將所有錢都虧了進去,他依然沒有被打倒。他一次次爬起來,繼續尋找新的機會,最終成為企業家。創業的道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沒有執著的精神,很容易在困難面前選擇放棄。阮詩樹憑借著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阮詩樹的成功不僅為自己創造了財富,也為家鄉建設做出了貢獻。他響應湖北省委統戰部“回歸工程”,在通山投資 6000 萬元創辦歐羅文實業有限公司,利用當地天然石材加工工藝品,出口海外,帶動了家鄉的經濟發展。
阮詩樹的創業故事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在當今社會,許多年輕人面對挫折容易鉆牛角尖,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我們應該學習阮詩樹的誠信、勤奮和執著精神,在面對困難時不輕易放棄,用自己的努力去創造美好的未來。同時,我們也應該像阮詩樹一樣,在取得成功后,不忘回饋社會,為家鄉和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50塊錢闖深圳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50塊錢闖深圳的創業故事07-05
16塊錢闖長沙創業開店的成功故事07-18
創業故事:走出草原闖市場07-11
一塊錢的創業故事08-19
在深圳打拼的真實創業故事09-09
80后大學生的創業故事:江濤闖“江湖”10-05
求職故事:兩塊錢10-06
十七塊錢的價值職場故事10-06
大學生是在創業還是“闖業”06-22